及笄是指多少岁
及笄是指女子年满十五岁。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便会开始结发,用笄来插住挽起的头发,故称为及笄。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,如“年已及笄”。
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是什么分别是现在的多少岁
古人对年龄的称呼有很多,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代称,一般以十年为一个单元,将人生分为九个阶段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年龄称呼和它们的含义:
- 0岁:初度(出生之时),赤子、襁褓(未满周岁的婴儿)
- 1岁:牙牙(婴儿学语的声音),周晬(周岁)
- 2岁:孩提(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)
- 8岁:总角(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如两个羊角),童龀、始龀、髫年(女孩七岁),龆年(男孩八岁)
- 10岁:幼学(古代文字无标点,人们就截取“幼学”二字作为十岁代称)
- 13岁:豆蔻(指女子十三岁,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,初夏还不是盛夏,比喻人还未成年)
- 15岁:及笄(指女子成年,笄是古代束发用的簪子,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后,就把头发用簪子绾住,表示已经成年),束发(指男子成童之年,要把之前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)
- 16岁:二八(二八为两个八岁相加为十六岁),破瓜、碧玉年华(古代将瓜拆分成两个八来纪年,破瓜即为两个八,相加为十六岁)
- 20岁:弱冠(古代男子20岁行加冠礼,表示已经成年。但体型尤未壮,故称弱冠),桃李年华(指女子二十岁)
- 30岁:而立(指男子三十岁。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”),始室(三十而有室,始理男事)
- 40岁:不惑(指男子四十岁。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”)
- 50岁:知天命、天命(指男子五十岁。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”),艾(艾称年老的),半百(一百的一般为五十)
- 60岁:耳顺(指男子六十岁。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”),花甲(天干地支纪年法,从甲子开始,六十年为一周。通常叫做“六十花甲子”),耆(古称60岁的人为“耆”),下寿(古人以60为下寿)
- 70岁:从心、从心所欲、从心之年(指男子七十岁。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”),古稀、古稀之年、悬车之年、杖围之年(古人很少有人活到七十岁。杜甫有诗曰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”。后人就依次称七十岁为古稀之年。悬车是指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,废车不用)
- 77岁:喜寿(指77岁,草书的囍字似七十七)
- 80岁:耋、耋老、耋者、耋背、耋背之年、耋龄、耋高之龄、耋高之士、耋垂之年、耋垂之士、耋末之年、耋末之士、耋末之辈、耋末之伦等等(均指80至89或90以上的老人),耄、耄者、耄老、耄高之龄(80至89或90以上的老人)。《尔雅·释言》注:“八十为耋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八九曰耄”。《尔雅·释言》注:“九九曰期颐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曰期颐”。郑玄注:“期颐者言不知衣服食味也”。《尔雅·释言》注:“百一曰还历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一曰还历”。郑玄注:“还历者言复还其初生也”。《尔雅·释言》注:“百二曰再康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二曰再康”。郑玄注:“再康者言复得其康健也”。《尔雅·释言》注:“百三曰再壮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三曰再壮”。郑玄注:“再壮者言复得其壮健也”。《尔雅·释言》注:“百四曰再建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四曰再建”。郑玄注:“再建者言复得其建功也”。《尔雅·释言》注:“百五曰再武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五曰再武”。郑玄注:“再武者言复得其武功也”。《尔雅·释言》注:“百六曰再文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六曰再文”。郑玄注:“再文者言复得其文功也”。
百度百科
https://ml.huijiala.com/url-5023.htm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,有小部分整理于自互联网。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shenma006@gmial.com删除。备案号:晋ICP备2023001592号-1